產一科 王猛
1.病例報告:翟某,女,25歲,孕1產0,因“羊水過少,臀位”急診擬行“子宮下段剖宮產術”。側臥硬外麻后翻身平臥,試驗量后出現呼吸、心跳驟停,呼之不應。體格檢查:意識喪失,瞳孔稍大固定,對光反射消失,口唇紫紺,無頸動脈搏動,無自主活動。心電監護提示:心跳、呼吸停止。立即給予胸外心臟按壓,氣管插管,呼吸機輔助呼吸,應用腎上腺素、阿托品等心肺復蘇藥物。同時,在無菌操作下行“子宮下段剖宮產術”,呼吸、心跳停止3分鐘后娩出1女嬰,1分鐘Apgar評分6分,5分鐘Apgar評分9分。產婦經積極救治,呼吸心跳停止近8分鐘心跳恢復,仍無自主呼吸。術畢轉往ICU觀察。給予糾正低血壓,補充血容量,糾正酸中毒,防治腦缺氧及腦水腫,10小時后呼吸恢復。16小時后意識恢復,逐漸出現反應遲鈍,記憶力減退,近2天事件遺忘,遠期記憶存在。智力稍降低。時有幻視、幻視。積極應用營養腦細胞藥物,心理疏導。7天后上述癥狀緩解,腹部切口拆線,治愈出院。
2.病例體會:
呼吸、心跳驟停搶救成功率極低。搶救心跳、呼吸驟停的關鍵是搶救開始的時間,因為心跳停止3秒鐘病人即感頭暈,10~20秒鐘發生昏厥或抽搐,60秒鐘后瞳孔散大,4~6分鐘后大腦細胞就有可能發生不可逆損害。因此,復蘇開始的時間越早,存活率越高。對于胎兒來說,臍帶供血停止8分鐘,胎兒就可胎死宮內。此刻,時間就是生命。此患者能夠搶救成功,一方面手術室及產科醫護人員反應迅速,面對突發事件,緊急作出應對措施,及時按照心肺復蘇搶救流程進行急救,爭分奪秒娩出胎兒,挽救了兩條生命,避免了醫療糾紛。另一方面,此患者對麻醉藥物的高敏反應,為一偶發事件,發病地點在手術室,設備齊全,各學科醫務人員配合默契,相互協作,也是該患者能夠搶救成功的關鍵。
在今后的醫療工作中,我們仍可以遇見呼吸、心跳驟停的病例,分秒必爭地進行及時的現場搶救是搶救成功的關鍵